+852 2204 1868 香港九龍尖沙咀金馬倫道48號中國保險大廈5樓C室

泰國

在考慮 移民泰國 或在 泰國置業 嗎?先了解一下泰國吧

現時大家熟知的泰國(Prathet Thai)屬君主立憲制國家,是東南亞國家協會(東盟)創始國之一。泰國總稱為泰王國(Ratcha-anachak Thai),同時有一個廣為人知名稱───暹羅(Sayam),首都曼谷同時亦是當地最大城市。泰國位處中南半島中心,東臨寮國和柬埔寨,南接馬來西亞,西靠緬甸,是東盟一個重要的運輸及物流樞紐。

歷史

泰國自舊石器時代晚期已有人類居住的痕跡,當地古代文明發展亦甚為發達,約五千年前,泰國北部的班清(又譯:滿慶)已進入青銅器時代。公元 1 世紀,開始出現王國,18 世紀開始建都曼谷,史稱扎克里王朝(曼谷王朝)。16 世紀歐洲列強到達暹羅,直至19世紀末英法兩國分別在暹羅東西兩邊建立英屬印度和法屬印度支那殖民地。1896 年英法簽訂《關於暹羅等地的宣言》,將暹羅列為兩個殖民地之間的「緩衝國」,成為東南亞相繼淪為歐亞列強殖民地的國家中僅存的獨立國家。其後英法於 1904 年以昭披耶河為界,劃定勢力範圍,雖然暹羅沒有成為列強的殖民地,但仍受英法諸多壓制。1932 年,暹羅成為君主立憲制國家。在 1949 年,取自「自由領土」之意,改名為「泰國」(Prathet Thai)。二戰後,泰國長期實行軍政府獨裁統治。1991 年,泰國發生軍事政變,軍方推翻當時總理差猜·春哈旺(Chatchai Chunhawani)、憲法和國會,其後泰國人民上街遊行,抗議軍方統治。軍方血腥鎮壓,迫使泰王介入。總理蘇欽達和示威人士領袖雙雙跪在泰王面前,承諾平息風波,示威宣告結束,選舉和憲法也得以恢復,泰國開始逐步向民主化邁進。作為東協始創國之一,泰國有積極參與東南亞區內事務。

政治

二戰後的泰國鑾披汶·頌堪(Plaek Phibunsongkhram)、沙立·他那叻(Sarit Thanarat)、他儂·吉滴卡宗(Thanom Kittikachorn)、江薩·差瑪南(Kriangsak Chamanan)及炳·廷素拉暖(Prem Tinnasulanon)等先後掌權。及後,泰國一路維持政局更迭的現象。1998 年,他信·西那瓦(Thaksin Chinnawat)創建的泰愛泰黨以不到五年的時間,合併幾個小黨,形成一黨獨大的局面。2001 年,他信以壓倒性優勢當選總理,成為泰國歷史上第一位任滿 4 年,並成功連任的民選總理。在 2006 年的議會選舉,遭到三大反對黨的聯合抵制,造成嚴重的政治危機,全國進入軍事戒嚴狀態,頌提·汶雅叻格林(Sonthi Boonyaratglin)任代總理,其後爆發軍事政變,他信被迫下台,結束他五年半的執政,期間由塔克辛出任看守總理。2007 年,獲塔克辛支持的人民力量黨在泰國國會選舉中勝出。2011 年 7 月,他信妹妹英拉·西那瓦(Yinglak Chinnawat)領導的為泰黨在國會大選擊敗民主黨,取得過半數議席,同年 8 月,經國會推選,正式就任為泰國歷史上首位女總理。2013 年,泰國陷入政治危機,時任泰國皇家陸軍總司令的巴育·占奧差(Prayut Chan-ocha)嘗試協助各大黨達成和解,但終告失敗。2014 年,泰國憲法法院八名法官「指控英拉濫權」,英拉被迫下台,結束二年九個月的總理生涯。在政變後,時任原陸軍司令的巴育廢除了 2007 年泰國憲法,成立並兼任「全國維持和平與秩序委員會」主席一職。2019 年 7 月,巴育和泰國新內閣向國王瑪哈·哇集拉隆功完成宣誓就職儀式,同時委員會依憲自動解散,象徵結束了軍政府統治。

泰王擁有崇高的國家地位
時至現今,泰國是君主立憲制,但實際上泰國王室的權力極少,總理才是政府首腦,一般由眾議院聯合政府的多數黨派領袖出任,再請泰王指定。作為全國的精神象徵,泰王不但擁有崇高的國家地位,而且深受到國民的敬愛,以已故泰國國王蒲美蓬(Bhumibol Adulyadej)為例,更時常出面調解政治危機。 泰王雖是名義上的國家元首,但在法律上擁有極高的地位,如以不當詞句形容、疑似揶揄、調侃,或對君主或王室成員有何冒犯的言行,將觸犯「不敬罪」,可判有期徒刑三年至十五年。凡質疑「不敬罪」的存在或質疑「不敬罪」是否過於嚴厲,亦屬觸犯該條例,可見泰王及王室雖無過大的政治權利,但在國家的地位是不容置疑。

政治架構
根據 2017 年憲法,泰國國會由兩院組成:眾議院有 500 席和參議院有 250 席,其中前者的 350 席由普選產生,另外 150 席按比例從各黨派中選出,而後者則全由軍方指定。眾議員任期四年,參議員任期六年。大理院是泰國最高的司法機關,其成員先由政府機關內部選任,再由泰王指定任名。

地理

泰國大部份為低緩的山地和高原,地形多變,泰國人民一般會將國家的疆域比作大象的頭部,整體可劃分為西、中、東、南四個部份。視為「象冠」的北部為高山地區,以清邁為中心。泰國西部與緬甸接壤的山地,為高山叢林地帶;東北地方代表「象耳」,是夏季極乾旱的呵叻高原。中部以曼谷為中心,向北開始地勢逐步緩升,泰國主要農產豐饒的昭披耶河沿岸正位於此,曼谷以南的暹羅灣紅樹林沼澤地代表「象口」。泰國南部是西部山脈的延續,山脈南方有馬來半島,而狹長地帶克拉地峽則代表「象鼻」。

氣候

泰國大部分地區屬於熱帶季風氣候,一年只有熱、雨、涼三季,常年溫度不低於攝氏 18℃,平均年降水量約 1000 毫米。11 月至 2 月受東北季候風影響,泰國氣溫比較乾燥,3 月到 5 月氣溫最高可達攝氏 40 至 42℃,7 月至 9 月受西南季候風影響,導致雨季出現。10 月至 12 月偶有熱帶氣旋從南海經過中南半島,但甚少會在暹羅灣形成的熱帶氣旋。

人口

泰國共有 20 多個民族,約共 6000 多萬人口。主要民族為泰族,佔人口總數的 7 成,漢族佔 1.4 成,當中有部份來自中國廣東省潮汕地區的華裔,只有少數來自馬來族,其餘的少數民族包括高棉、孟族、京族等民族,以及一些住在山上的部落,例如巴通族、嘎良族(著名的長頸族)、拉祜族、苗族、瑤族及接近緬甸的山區的撣族,這些少數族民的人口約 78 萬。除此之外,還有大量來自其他亞洲地區、歐洲、北美等長期居泰的人士。

語言

泰國的官方語言是泰語,當中約 5000 萬人視為母語。少數民族各有他們的語言,其中以東北地區的寮語方言的使用人數最多。在泰國南部,也有人使用馬來語的方言,居泰的華人亦會在日常使用漢語方言,其中以屬於閩南語系的潮汕話最多。

宗教

泰國是世界上知名的佛教國家之一,大多數泰國人信奉佛教,佛教徒佔全國人口 95% 以上。雖然泰國的憲法規定泰國君主必須是佛教徒,但並未將佛教立為法定國教,保證公民的信仰自由。在泰國南部以信奉伊斯蘭教為主,佔全國人口的 4%,另有信奉基督教和印度教的信徒。佛教對日常生活產生強烈的影響,因此不論在城市還是鄉村,寺廟(wat)都是泰國社會生活和宗教生活的中心,同時禪也是佛教最普及的靜心方法,大部分的泰國人均會定期坐禪提升內心的平靜和愉快。

泰國有什麽好?

泰國為佛教國家,大部分的國民信奉佛教,人民大多熱情友善,對待事物的心態比較平和,對外國人也十分友善。當地全年平均氣溫維持在 20 多度,天氣相對較穩定,天然資源豐富,較少基因改造的食物,首都曼谷也鮮少風災地震的出現。同時,泰國醫療水平相當出色,每年有不少外國遊客親臨曼谷醫療旅遊,大部分私營醫院的醫療技術更備受世界認可,以偏低的費用享受一流的醫療服務。

泰國有什麼需要注意?

對過去生活在急促如香港、台北、上海等大城市的人來說,泰國人做事相對較慢,要有心理準備需要放慢步調。在曼谷、清邁及芭堤雅等地區的部分當地人英文水平還好,大部分的年輕人會有基本的英語溝通能力,但在一些偏遠落後地區的住民可能不諳英語,部分甚至會懂得中文。

泰國機遇?

東南亞的經濟正直起飛,泰國位居其中發展潛力當然是首屈一指。2018 年 7 月以來泰國股市至漲幅可觀,勝過同期美國標普 500 指數的 7% 和 MSCI 世界指數的 4% 漲幅。早於十年前,泰國經濟穩步上揚,泰國政府推出 4.0 計劃及 EEC 等計劃,推動經濟發展和提高 GDP,而 2016 年人均 GDP 達 6,248 美元,高於象徵著經濟爆發的 6,000 美元樽頸水平,泰國失業率也在 1% 以下,國民生活穩定,有利投資或發展事業。